首页 资讯 正文

烟雨访古黄 篆痕印乡愁

体育正文 78 0

烟雨访古黄 篆痕印乡愁

烟雨访古黄 篆痕印乡愁

“纷纷红紫已成尘,布谷声中夏令新。”立夏次日(6月22日),《徽客厅——让徽州文化活(huó)起来(qǐlái)》文化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团队的13位成员(chéngyuán),怀揣对徽州文化的热忱,冒雨探访了篆刻大师黄士陵的故里——黟县碧阳镇古黄村。 探访现场(黄山广电供图(gōngtú)) 黟县古黄村,始建于唐末宋初,古名“西城”,坐落于(zuòluòyú)碧阳镇西边。团队刚抵达时,正下着瓢泼大雨,便在村口水口亭暂避。据黄村村书记孙福昌热情介绍,此亭巧妙融合亭、阁、池塘与(yǔ)园林,建筑精致,更将古黄村八景中的(de)(de)“芳亭揽秀”“前山积雪”两景集于一身(jíyúyīshēn),曾是古黟西南乡的风景胜地(dì)。亭畔,集成书院、武曲楼、黄士陵故居及红门厅厦(祠堂)等古建筑群错落有致,人文底蕴深厚,景致(jǐngzhì)如诗如画,享有“金黄村、银古筑”之美誉。他还饶有兴致地介绍了古黄村的独特布局,整个黄村形如一只卧犬,古人巧妙运用仿生学理念,将黄村街(jiē)顶头设为(shèwèi)犬头,街口设为犬尾,村东四条进村弄巷恰似犬腿。主(zhǔ)入口“黄村街”门楼位于东向中间弄巷,寓意“从狗肚钻入”,村中房屋大门多设于正房旁侧,象征“钻狗洞(zuāngǒudòng)”,这是非常独特的。雨势稍歇,团队步出亭外,但见烟雨朦胧中的亭阁更添(gèngtiān)一份别致韵味。这场大雨,仿佛是天意,洗尽(xǐjǐn)尘埃与迷雾,呈现出古村最生动(shēngdòng)鲜活的容颜。 团队此行的目的,便是追寻“晚清篆刻四大家(dàjiā)”之一黄士陵的足迹。黄士陵的篆刻艺术章法超逸(chāoyì),刀法刚健雄浑(xiónghún),由“印中求印”升华至“印外求(yìnwàiqiú)印”,终达超凡脱俗之境,开创了独树一帜的“黟山派”。其作品“看似寻常最奇崛”,被海内外奉为珍品。已故(yǐgù)篆刻家童雪鸿赞曰:“黄士陵是安徽的骄傲!”除篆刻外,其书法对联(duìlián)、条幅(tiáofú)、题跋亦笔笔沉凝(chénníng),字字苍劲。宏村敦厚堂所存其木刻楹联“百事清平惟有令德,一家和乐是以大年”,便是见证。村口醒目的“金黄(jīnhuáng)村”黄色大印打卡点,以及文昌阁至故居石板路旁“一米菜园”围墙上点缀的篆刻小品,引得团队成员驻足观赏。 走进村中,团队首先来到黄士陵纪念馆。改馆是在(zài)原村委会旧址上改建而成的,里面陈列着黄士陵书画篆刻作品五十余件,系统展示其人生历程与艺术成就。在旧德(jiùdé)邻屋,孙福昌特别介绍道,这里是黄士陵晚年返乡时所建故居,保存(bǎocún)较好。堂前悬挂有他(tā)的杰作《钟鼎图》及自书篆字木楹联:“古槐择美里,瑞行延清芬。”简朴门罩上,石刻(shíkè)“旧德邻屋”门额为点睛之笔,落款“穆甫嘱(mùfǔzhǔ)西垣题”——西垣即其挚友汪国钧,亦(yì)精金石书画。随后,在大夫街(黄村街)这条因昔日黄氏(huángshì)儒商官商云集而繁荣。街道及两侧弄巷内,近六十(liùshí)幢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。最令人称奇的是象征(xiàngzhēng)房主身份地位的门楼,徽州砖、木、石“三雕”艺术在此得到极致(jízhì)展现,它们各具风格,形象生动,工艺精湛,色调典雅,无一雷同。人们撑伞穿行古街,门楼仿佛在诉说着往昔(wǎngxī)的辉煌。 田园如画,未来可期(qī)步出古街,眼前豁然开朗:绿油油的水稻铺展如毯,远山在(zài)云雾中若隐若现,“云在山间绕,山从(cóng)云中出”,如梦似幻。这清新而神秘的“人间仙境”,令人沉醉忘返。 “古黄村历史文化(wénhuà)厚重(hòuzhòng),‘三雕’承载着厚重的(de)历史,青苔斑驳间流淌着淡淡乡愁,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一段尘封的故事,无不让(ràng)人感受到大师故里(gùlǐ)的独特文化气息。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建设中,要切实增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,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让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(huànfā)新的光彩!”市政协委员,市委宣传部副部长,黄山广电台党委书记、台长黄建敏如是说。 当前,作为以“春茶、夏桑、秋粮,冬药材”为特色的农业乡村,古黄村正积极探索未来产业(chǎnyè)发展,该村(gāicūn)正大力(dàlì)推行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+”的产业化发展模式,盘活闲置(xiánzhì)资源;持续建设“两山银行”项目;计划于8月份完成“黄士陵(huángshìlíng)杯”篆刻书画展策划并于10月举办首届“古黄葵花节”等系列活动,为古村(gǔcūn)注入新的活力。(金玉琴、叶际辉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(píngtái)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烟雨访古黄 篆痕印乡愁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